2018年7月11日中北大学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会吕梁实践队二队从中北大学出发,前往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进行为期十天的有关“红色资源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社会实践。

上午6点,队伍全体成员于德怀楼前集结完毕,8点半正式出发,经过一上午的车程,实践队队员到达了此次实践的目的地----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在刚到达的时候,来自于兴县教育局的闫高峰老师接待了我们,闫老师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淳厚的民风民俗,这对队员们随后的调研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随后的交谈中,他为我们介绍了兴县的发展背景以及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他总结性的将兴县的状况概括为历史革命老区、发展新区、贫困地区、资源富区,并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这几种说法的缘由,同时,闫老师听了我们这几天的行程安排,给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实践队们进一步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了一个信息基础。
下午,休整完成后,队员们直奔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旧馆。在那里,大家遇到了一位年轻女导游。

她深爱着这片养育了自己的红色土壤,满怀着热情带领大家游览,为我们讲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峥嵘往事。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暨120师师部移驻此地,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弟、李井泉、牛荫冠等同志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移居这里。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的“晋绥军区礼堂召开”。当年毛主席在这里发表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习二队在这里参观了当年老革命家们生活居住的旧址和陈列展览物,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当年革命前辈斗争的艰苦、责任的重大以及他们那为了革命抗战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忘我的革命情怀。如此鲜明的红色精神使队员们深受触动。期间,队员们也采访了馆里的工作人员和几位为了心中的红色信仰专门远道而来参观遗址的老爷爷,询问他们对纪念馆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对“红色精神如何在青少年间的传承和发扬”的看法和意见。

之后,队员们继续向晋绥革命纪念馆新馆进发。刚到正门口,恰逢兴县电视台在新馆做采访。在得知大家来自中北大学后,电视台对领队进行了采访,询问我们此次实践活动有何意义,领队告诉他们正是因为蔡家崖开通了专列才让我们更方便的造访这片充斥着革命情怀的土地,让我们能在学习和深刻体会老一辈革命家 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接下来,大家参观了展馆内部文字图片以及陈列的文物。那刀刃残缺不全大刀,简单粗糙的土制地雷,锈迹斑斑的集结号,为我们诉说了当年革命先辈们英勇顽强的抗战意志。
晚上,队员们回到宾馆,回顾总结了一天的行程收获,并且对第二天的行程做了详细的规划,在蔡家崖第一天的实践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