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权益服务部本学期第二次部门接待日于2025年10月14日中午12:30在软件大楼511举行。本次部门接待日我们邀请了2024级各班团支书参加,就近期社会热点和学院热点话题,进行深入讨论,目的是了解学生思想状态,有助于部门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会议共讨论了三个话题分别是:对情侣在司马台长城刻字有何看法和理解;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国庆佳节,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开放带来的影响和意义。对此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法为纲,以德为基,共护长城千年文脉
为回应“10·3长城刻字事件”的社会关切,凝聚文物保护的全民共识,本次部门接待日活动就文物保护、道德坚守与法律敬5畏而展开活动伊始,一段纪实短片将“10·3司马台长城刻字”事件的前因后果清晰呈现:游客满某、刘某某在长城墙体上刻画姓名与图案的行为,不仅留下了无法修复的物理伤痕,更在文化遗产的“精神肌理”上划开了一道刺眼的口子。会议中同学们从道德和法律方面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并提到这种行为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缺少对文物的敬畏之心。长城蜿蜒两千年,见证着王朝更迭,更承载着民族精神。每一次对长城的破坏,都是对文化根脉的伤害;每一次对文物的守护,都是对历史传承的负责。这场讨论,不仅是对一次刻字事件的回应,更是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深入思考。愿我们都能以“敬畏之心”为笔,在文明传承的长卷上,写下属于当代人的“守护篇章”。

以真诚为薪火,燃城市烟火气
“撒调料要均匀,就像分配生活精力!”清晨6点的景德镇老街上,48岁的李俊永一边翻动油锅里的鸡排,一边用标志性的幽默与排队顾客互动。这个被网友亲切称为“景德镇鸡排哥”的摊主,凭借一份6元的鸡排、十年不涨价的坚守,以及“脱口秀式”销售风格,从街头摊主变身城市文旅“活名片”,让小小的鸡排摊成为景德镇假期必打卡的“网红地标”。讨论中,同学们对其爆火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其背后的社会意义:李俊永走红的背后是其真诚的服务和情绪价值的精准供给,在品牌服务日趋标准化、程式化的当下,“鸡排哥”的“脱口秀式”销售风格与暖心互动,恰好填补了大众对“人情味”与情感连接的渴求,他口中的生活金句、对老顾客口味的熟记、对犹豫学生的善意劝说,将一份6元鸡排升级为“情绪消费品”,形成了“双向奔赴”的情感共鸣。这种平凡岗位上铸就非凡信任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劳动、专注钻研也能让普通人在平凡中闪光。
中北兵器馆国庆启幕,让军工精神可触可感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时,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在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向广大市民开放,以承载军工精神的文化地标与贴心的惠民服务为祖国献上独特贺礼。此次开放日期为10月1日到10月4日。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于国庆期间向社会群众免费开放,是将国防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既展现了作为“人民兵工第一校”的硬核实力与学校风采,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次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机会。在此次会议中,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讨论。有同学认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开放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肯定了中北大学悠久绵长的军工历史,充分展现中北大学的风采,深刻贯彻中北大学“致知于行”的教学理念。也有同学认为,此次开放展示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便利和良好的军工体验,增强了人们的国防意识,为社会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活动。中北大学让公众在参观实物兵器的过程中,直观深刻地感受国家国防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实力,坚定人民的爱国情感与骄傲自豪,同时助力学子筑牢强国信念,为培育新时代国防人才注入动力。
本次部门接待日同学们积极参与,针对各热点事件展开激烈讨论。在往后的工作中,权益服务部会更加尽心尽力地服务同学,帮助同学,为学院建设贡献力量。至此,权益服务部第二次部门接待日圆满成功,期待与同学们的下次相遇!
